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送孙隆州》
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
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
意思:
小户人家只缠身躯,鼓钟每天在罢了。
出自作者[宋]李流谦的《送孙隆州》
全文创作背景
**《送孙隆州》是宋朝诗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李流谦,字无变,号澹斋,汉州德阳人,即现在的四川广汉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与友人孙隆州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展现出深厚的友谊。
相关句子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
--
出自《无题 》作者:[近代]鲁迅
生草覆蜗庐,长须驾鹿车。
--
出自《自咏》作者:[宋]陆游
蜗庐抱奇景,高视羲皇前。
--
出自《秋怀诗五首》作者:[清]曾国藩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
出自《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作者:[唐]钱起
局蹐蜗庐迮,萧条鹤发新。
--
出自《薄醉遣怀》作者:[宋]陆游
茅檐纵逼仄,亦类蜗庐焦。
--
出自《九日用靖节己酉岁韵》作者:[宋]赵蕃
甲第开邻里,蜗庐遂不孤。
--
出自《张朝宗挽词二首》作者:[宋]周必大
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
--
出自《拟咏贫士七首》作者:[宋]方回
相望咫尺地,久不到蜗庐。
--
出自《寄友人》作者:[宋]黄庚
读书在雪屋,长啸亦蜗庐。
--
出自《和制帅效谢康乐体》作者:[宋]孙应时
疎钟日夕动,老僧林下还。
--
出自《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作者:[宋]吕定
古寺昏钟日已沉,禅房花木自成阴。
--
出自《秋夜宿僧院》作者:[明]张羽
碧壶时与故人提,山带僧钟日去西。
--
出自《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见溪亭》作者:[宋]方岳
犹尚在耳。
--
出自《蟪蛄歌》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馀音犹在耳。
--
出自《徵招》作者:[宋]张炎
牢束跟,紧在耳。
--
出自《草鞋歌》作者:[宋]释梵琮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
--
出自《偈公六十五首》作者:[宋]释咸杰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
--
出自《辞观文赵忠惠坟》作者:[宋]释善珍
虽去国、言犹在耳。
--
出自《贺新郎·独立西风里》作者:[宋]魏了翁
诗句原文
万里对明光,真实一字字。
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尔。
我读公车牍,再拜甚欢喜。
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冠粹。
再析山中符,可以觇胸次。
道行国无小,意甘食则旨。
平生熟窥觇,步步圣贤地。
造物宝其人,华皓表斯世。
从军落穷塞,愁破觌清峙。
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
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
长年慕道德,师友别匪易。
踯躅南城隅,竚立渺无涘。
不见两朱轮,但见嘉陵水。
关键词解释
蜗庐
读音:
wō lú
繁体字:
蝸廬
意思:
(蜗庐,蜗庐)
见“蜗牛庐”。
解释:
1.见\"蜗牛庐\"。
详细释义:
1.像蜗壳形状的圆形庐舍。
2.谦称自己
蜗庐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