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意思:失意何曾恨解除带,问安归去秣陵西。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失意后的豁达与看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首联“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表达了诗人在遭遇失意后,并不怨恨这种境遇,而是选择安然归去。其中,“问安”二字体现了诗人的恭敬与谦逊,而“秣陵西”则点明了诗人的归去之地。颔联“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用杨柳、春风、山、楼台、明月、溪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画面,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颈联“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虽然遭遇失意,但仍然坚持读书,追求知识的素养。其中,“素业”指清白的操守,“丹梯”则象征高远的志向。尾联“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则用攀折树枝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释怀与放下,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失意,而是要勇敢地向前看,迎接未来的挑战。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失意后的坦然与豁达,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问安

    读音:wèn ān

    繁体字:問安

    短语:致敬 问讯

    英语:salaam

    意思:(问安,问安)
    问候尊长起居;问好。
      ▶唐·元稹《七女封公主制》:“朕以四海奉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失意

    读音:shī yì

    繁体字:失意

    英语:chill

    意思:
     1.不遂心;不得志。
      ▶《汉书•盖宽饶传》:“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