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意思:再向巴陵住宿,可以听见大雁北飞。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的诗,通过对秦人的见面、近日的交往、远游和归乡的期待、在巴陵的住宿以及对大雁北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首两句“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直接描绘了与秦人见面的场景,因为离别已久,故而握手时感动得泪湿衣衫。接下来,“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归途和旧业建立的渴望。这两句也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这两句描绘了在巴陵的住宿和对大雁北飞的感慨。巴陵是一个地名,雁是北飞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堪闻”一词,也增添了诗的凄凉和感伤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秦人的见面、近日的交往、远游和归乡的期待以及对大雁北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巴陵

    读音:bā líng

    繁体字:巴陵

    英语:Baling

    意思:
     1.旧县名。
      ▶晋·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岳阳。1913年改名岳阳县。
     
     2.郡名。

  • 雁北

    读音:yàn běi

    繁体字:雁北

    意思:指山西省北部雁门关以北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杨朔《铁骑兵》三:“城里的日本兵大半调到雁北进行‘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包头,‘扫荡’便停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