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
意思:曾听说在耳昧其真,现在才看到的信所听到。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观龙和谢师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龙于经传皆有云》是一首描绘龙的壮丽景象和神奇力量的诗。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被视为吉祥、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首联“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描绘了龙的传说和形象,暗示龙的品德和力量可以随环境而变化,既能显露出威严的一面,也能在需要时隐忍和屈伸。
颔联“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表达了诗人对龙的神秘和真实性的认识过程。起初只是听闻传说,后来亲眼所见,更加确信龙的神秘和力量。
颈联“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描绘了龙出现的场景,阴云密布,太阳昏暗无光,只见龙的巨大尾部如同车轮般垂下。
接下来的几联描述了龙的具体形象和神奇力量。“其长百丈围车轮,仿佛如辨鬣与鳞。”描述了龙的长度和宽度,如同车轮般巨大,鬣和鳞清晰可见。“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描述了龙的出现带来的惊悚和恐惧感,使人惊慌失措,甚至魂魄都被夺走。“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描述了龙在摇动和卷缩云彩时,云气随着岸边飞奔。
最后一联“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描绘了龙的神威和力量,它发出的惊雷震裂屋顶,暴雨倾泻而下,河水翻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龙的壮丽景象和神奇力量,表达了诗人对龙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