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意思:肯踏衡门草,只应是朋友。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耳虚多听远,展转晨鸡鸣。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首联“耳虚多听远,展转晨鸡鸣。”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卧,耳朵灵敏地捕捉着远处的声音,直到天明,晨鸡开始报晓。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气氛。 颔联“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描述了诗人卧室内的情况,他背对着灯火卧睡,深夜中,窗外扫落叶的声音清晰可闻。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寂静和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联“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兰花在雨后凋败,白鹤在秋天变得病弱。这两句诗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是诗人的自我感慨,他愿意踩踏朋友门前的草,这表明他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处的情景,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耳虚多听远,展转晨鸡鸣。
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
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
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衡门

    读音:héng mén

    繁体字:衡門

    意思:(衡门,衡门)

     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

  • 友生

    读音:yǒu shēng

    繁体字:友生

    意思:
     1.朋友。
      ▶《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李华《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清·昭槤《啸亭杂录•优容

  • 应是

    读音:yìng shì

    繁体字:應是

    意思:(应是,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李白《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苏轼《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