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孝廉侍从赴举》 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意思:清谈遇知己,应咨询孝廉船。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送韩孝廉侍从赴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贡士的诗,赞美其中最年轻的翩翩少年。 首句“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描绘了翩翩少年贡士的形象,他轻快地离去,就像最年轻的少年一样。这里用“翩翩”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少年的轻快步伐和风度翩翩,给人一种青春活力的感觉。 “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描绘了少年的衣着和行为,他穿着彩色的衣服,行走时毫不费力,儒雅的衣服代代相传。这体现了少年的儒雅气质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描绘了少年贡士的行程,他经过淮河上的晓月,繁茂的树阴掠过楚天的景象。这体现了少年的行程之长和路途的艰辛,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描绘了少年与知己的交情,他们在一起清谈,如果遇到彼此,应该会拜访他的船只。这体现了少年的交友之广和受欢迎的程度,也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翩翩少年贡士的赞美,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少年未来前程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
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
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孝廉

    读音:xiào lián

    繁体字:孝廉

    英语:filial obedience; piety

    意思: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

  • 清谈

    读音:qīng tán

    繁体字:清談

    英语:empty talk

    意思:(清谈,清谈)
    亦作“清谭”。
     
     1.清雅的谈论。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清谈

  • 知己

    读音:zhī jǐ

    繁体字:知己

    短语:亲昵 不分彼此 情同手足 近乎 血肉相连 如胶似漆 挚 亲密无间 亲密 密切 亲切 千丝万缕 心心相印 恩爱 如鱼得水 亲近 形影不离 亲 亲爱 近 水乳交融 接近

  • 遇知

    引用解释

    受到赏识。 唐 韩愈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子之遇知於 卢公 ,真所谓知己者也。” 宋 佛印 《致苏东坡书》:“尝读 退之 《送李愿归盘谷序》, 愿 不遇知於主上者,犹能坐茂树以终日。”

    读音:yù zh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