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扶风豪士赋,难赓江左大哀篇。
意思:不再扶风豪士赋,很难体现江南大哀篇。
出自作者[近代]柳亚子的《吊刘烈士炳生》
全文创作背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举国响应。革命军攻克南京后,建立了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加紧专制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在袁世凯的统治下,中国社会仍旧处于黑暗之中。许多革命党人备受迫害,有的流亡国外,有的躲入深山。刘炳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因参加反袁斗争,遭到袁世凯的通缉,不得不隐居香港。后来,他不幸病逝于香港。柳亚子闻讯后,十分悲痛,写下了这首《吊刘烈士炳生》的诗。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1958年6月21日病逝于北京。著有《柳亚子自传》《磨剑室诗集》《柳亚子诗词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