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意思:一天到三个秋季,半个月到千年。

出自作者[宋]吕渭老的《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以其深情的情感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首两句“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深沉。短短的一日,在诗人的眼中却仿佛三秋之长,半月的流逝又仿佛是千年的漫长。这种夸张的手法,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思念的痛苦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描述了时间的流转和诗人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从夏天到秋天,再到雪花飞舞的冬季,时间在诗人的感知中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但思念之情却一直无法消减。这表达了诗人对所思念之人的深深挂念,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都无法减轻这种思念之苦。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诗人似乎在不断地诉说自己的相思之情,然而无论他说多少,都无法表达出心中的无尽之意。这里再次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相思之情的深厚和无法言说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表达的媒介,希望能用一种方式将心中的愁绪表达出来。这里诗人将心中的愁绪比作天上的云彩,试图用广阔的天空作为纸张来描绘自己的幽怀一段愁。这一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心中愁绪的深重,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的情感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思念的痛苦、情感的诉说以及愁绪的描绘等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关键词解释

  • 千岁

    读音:qiān suì

    繁体字:千歲

    英语:Your Highness; a thousand years

    意思:(千岁,千岁)

     1.千年,年代久远。
      ▶《荀子•非相》:“

  • 三秋

    读音:sān qiū

    繁体字:三秋

    英语:three autumn jobs as harvesting, tilling and planting

    意思: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

  • 半月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秋半

    读音:qiū bàn

    繁体字:秋半

    意思: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唐·韩愈《独钓》诗之四:“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唐·元稹《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诗:“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