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阳江何氏挹翠轩》 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

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

意思:思考回答青山翻,一个洗净污秽之气。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题阳江何氏挹翠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空翠”和“红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人皆犯红尘,君独嗜空翠”,诗人通过对比“红尘”和“空翠”,表达了对红尘的厌倦和对空翠的喜爱。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而空翠则代表着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颔联“红尘终有得,空翠了无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红尘的厌倦和对空翠的喜爱。诗人认为,虽然红尘中有很多诱惑和名利,但是最终还是无法抵挡空翠的清新和自然的美景。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颈联“自众人以观,君亦少良计”,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尘世中庸俗之人的不满。诗人认为,在众人眼中,自己似乎没有什么良策,但是诗人自己并不在乎这些世俗的评价,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自然的美景。 尾联“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致”,诗人通过赞美青山的高洁和不可接近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高洁,是不可接近的,但是也是可以欣赏和向往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红尘”和“空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语言简练而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皆犯红尘,君独嗜空翠。
红尘终有得,空翠了无味。
自众人以观,君亦少良计。
细问红尘人,轩冕蔓倒敝。
方寸万斛埃,灰土常处袂。
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
始知空翠佳,千古余爽思。
何子亦何人,对此日隐几。
明涵轩窗净,影入林牖媚。
眼界括穷碧,白鸟决归眥。
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致。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秽浊

    读音:huì zhuó

    繁体字:穢濁

    意思:(秽浊,秽浊)
    污浊;肮脏。
      ▶《后汉书•何进传》:“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晋·葛洪《抱朴子•百里》:“或有秽浊骄奢而困百姓者矣,或有苛虐酷烈而多怨叛者矣。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翻思

    读音:fān sī

    繁体字:翻思

    意思:
     1.回想。
      ▶唐·杜甫《北征》诗:“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唐·长孙佐辅《代别后梦别》诗:“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2.反覆思

  • 浊气

    读音:zhuó qì

    繁体字:濁氣

    英语:air exhaled

    意思:(浊气,浊气)

     1.谷食之气。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王冰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