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春七首》 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

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

意思:生后至和嘉佑时,我还见过淳熙。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立春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是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淳熙年间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描绘了作者回顾过去,感叹时光荏苒,已经到了至和嘉佑时期,而自己还能亲眼看到淳熙年间的情景。这种时空转换,既体现了岁月的无情流逝,也展示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淳熙年间的回忆。作者说,那时候,自己已经忘记了镜子里满是星星的白发,每当春天的旗帜飘扬时,就会带着笑容出门游玩。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淳熙年间的美好时光的赞美。同时,“都忘”一词也透露出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以回忆为主,通过对过去岁月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淳熙年间的怀念以及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岁月无情,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怀念的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淳熙年间的怀念以及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
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淳熙

    读音:chún xī

    繁体字:淳熙

    意思:淳正熙洽。
      ▶唐·李商隐《韩碑》诗:“呜唿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宋·范仲淹《体仁足以长人赋》:“君非仁,则曷享于推戴;人非长,则宁致于淳熙?”郑观应《盛世危

  • 嘉佑

    读音:jiā yòu

    繁体字:嘉佑

    解释:1.谓上天的降竿保佑。

    详细释义:宋仁宗年号(公元1056~1063)。

    造句:

  • 老身

    读音:lǎo shēn

    繁体字:老身

    英语:I

    意思:
     1.老人的自称。
      ▶《北史•穆绍传》:“﹝绍﹞正色让顺曰:‘老身二十年侍中,与卿先君亟连职事,纵卿后进,何宜相排突也!’”唐·

  • 生后

    读音:shēng hòu

    繁体字:生後

    意思:(生后,生后)
    犹死后。
      ▶清·龙启瑞《春秋王不称天辨》:“如谓其为刺讥也者,则桓之行恶,宜绝之于生前,何以十八年之内,书天王使人来者三,而独一贬于生后之锡命耶?”

  • 至和

    引用解释

    1.极和谐、安顺。《大戴礼记·王言》:“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 汉 贾谊 《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

    2.指天地间祥和之气。《宋书·乐志二》:“体至和,感阴阳,德无不柔,繁休祥。” 唐 刘禹锡 《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