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意思:用手指把新想法,繁弦起怨恨的心情。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听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秦筝为媒介,表达了诗人端居时的内心情感。 首句“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端居无事,心中无绪,却又不由自主地拨弄秦筝。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奠定了情感。诗人通过“无绪”和“又”两个词,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可能感到无聊、孤独、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抗拒秦筝的诱惑,无法抑制自己不去弹奏。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出来,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弹奏秦筝的情景。他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传达出新的音乐意境;繁复的琴弦上,响起了他心中的怨情。这里的“新意”和“怨情”相互呼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秦筝这一艺术形式,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秦筝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端居时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艺术性强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作者介绍 仓央嘉措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繁弦

    读音:fán xián

    繁体字:繁弦

    意思:(参见繁絃)
    见“繁絃”。

    解释:1.见\"繁弦\"。

    造句:仪蔡氏之繁弦,放庄公之倍簧。风暖繁弦

  • 新意

    读音:xīn yì

    繁体字:新意

    英语:new meaning; new conception

    意思:
     1.新的意义、见解、想法。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然亦有史不书,

  • 纤指

    读音:xiān zhǐ

    繁体字:纖指

    英语:delicate fingers

    意思:(纤指,纤指)
    柔细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
      ▶唐·李白《凤笙篇》:“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 怨情

    读音:yuàn qíng

    繁体字:怨情

    意思:悲怨的情怀。
      ▶唐·张九龄《听筝》诗:“纤指传新意,繁絃起怨情。”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白石《齐天乐》一阕,全篇皆写怨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