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 九江送刘牧之同知之杭》 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

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

意思:置酒过去登岘头,题诗现在对庐山。

出自作者[元]白朴的《西江月 九江送刘牧之同知之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联“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才情风调有谁如。”作者以兰佩自喻,表达自己才华横溢,而友人则被比作分符的官员,象征着他的地位和权力。这一联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颔联“彷佛三生小杜,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青衫恨不到西湖,共湿黄梅细雨。”这一联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后的场景,仿佛是前世的缘分,他们曾经在岘首置酒、题诗,如今面对匡庐山景,心中却充满了思念和遗憾。西湖的美景虽好,但遗憾的是未能与友人一同欣赏黄梅细雨中的西湖。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景色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比喻、象征、景色描写等多种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优美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
才情风调有谁如。
彷佛三生小杜。
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
青衫恨不到西湖。
共湿黄梅细雨。

关键词解释

  • 匡庐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 置酒

    读音:zhì jiǔ

    繁体字:置酒

    英语:give a feast

    意思:陈设酒宴。
      ▶《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晋·左思《蜀都赋》:“

  • 题诗

    读音:tí shī

    繁体字:題詩

    英语:poem inscribed on a scroll

    意思:(题诗,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

  • 岘首

    读音:xiàn shǒu

    繁体字:峴首

    意思:(岘首,岘首)
    山名。即湖北·襄阳县南的岘山。
      ▶唐·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清·钱谦益《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