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昭君》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意思:汉宫选女儿嫁给单于,明妃敛袖上毡车。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王昭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场景的诗,通过对汉宫选女和王昭君出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物的感慨。 首句“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描绘了汉宫选女的故事背景,昭君作为被选中的女子,她收起面纱,默默地登上了毡车。这辆毡车象征着她即将开始的未知旅程,也预示着她即将面临的艰难和挑战。 “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这两句描绘了昭君的内心世界。她的面容苍白而寂寥,就像一朵无人照看的花,孤独而无助。她看着自己的影子,低声哭泣,沿着路途曲折前行。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昭君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随着旅程的深入,昭君逐渐进入了荒凉的山区,看着远去的征鸿消失在云端,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思念。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昭君的孤独和无助。 “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最后两句描绘了昭君独自抱着琵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和思念。她在汉宫中曾有过美好的时光,但现在却只能空自回顾,再也无法回去。这里的琵琶象征着她的音乐才华和情感寄托,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物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昭君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的孤独、无助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
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明妃

    读音:míng fēi

    繁体字:明妃

    英语:consort

    意思: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南朝·梁·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 单于

    读音:chán yú

    繁体字:單於

    英语:chief of the Xiongnu in Acient China

    意思:(单于,单于)

     1.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史记

  • 汉宫

    读音:hàn gōng

    繁体字:漢宮

    意思:(汉宫,汉宫)
    汉朝宫殿。亦借指其他王朝的宫殿。
      ▶南朝·陈后主《昭君怨》诗:“图形汉宫里,遥聘单于庭。”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日月低秦树,干坤

  • 毡车

    读音:zhān chē

    繁体字:氈車

    意思:(毡车,毡车)
    以毛毡为篷的车子。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上谋北伐,以虏所献毡车赐嶷。”
      ▶宋·苏轼《臺头寺步月得人字》诗:“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