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意思:不知道大颠什么似的,有书珍重另外留下的衣服。
出自作者[宋]周敦颐的《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
全文创作背景
周敦颐的《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的创作背景与他任广东转运判官兼提刑官时巡视潮州有关。在潮州,他参观了唐代高僧大颠和尚的弘法道场,即今潮阳区灵山护国禅寺,并了解到韩愈与大颠和尚的深交趣事。韩愈曾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与大颠和尚成为忘年之交,临别时还将官服赠给大颠和尚。周敦颐深感这个历史典故的趣味,于是在寺壁上题下此诗,既宣扬了这个典故,也表达了他对于不同哲学主张有不同研究和精修的观点。同时,周敦颐作为一位精通儒、道、释三家的大家,对于佛教思想有着专门的研究,这也体现了他对于儒家思想以外的宗教思想的冷静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