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意思:子孙不满足休闲游客,鸥鹭偏熟悉醉主人。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直接点明作者在阌乡右邑有家,而河上茅亭则是新近建造的。这不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家的深深思念。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色比作人,将山峰比作邻居。五老峰如五个老人,分明是北里的邻居;而三峰山则仿佛近在咫尺,是作者的西邻。这样的比喻和象征,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意义。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家庭的和谐和与自然的亲近。儿孙们不厌其烦地接待游客,而鸥鹭则熟悉了醉酒的主人。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家庭的热情好客,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人们与云彼此相眠,共享梦境,从此应该更频繁地往来于此。这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儿孙

    读音:ér sūn

    繁体字:兒孫

    英语: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descendants

    意思:(儿孙,儿孙)
    子孙。亦泛指后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 不厌

    读音:bù yàn

    繁体字:不厭

    英语:not mind doing sth

    意思:(不厌,不厌)
    I

     1.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

  • 主人

    读音:zhǔ rén

    繁体字:主人

    短语: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

    英语:master

    意思: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

  • 闲游

    读音:xián yóu

    繁体字:閑游

    意思:(闲游,闲游)
    亦作“闲游”。
     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所以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