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春重到集贤院》 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意思:满铺荆花铺紫色毯子,隔着墙榆荚撒青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晚春重到集贤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官曹清切非人境,风日鲜明似洞天》是一首描绘诗人官场生活的诗,通过对环境、景色和时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感受和情感。 首句“官曹清切非人境,风日鲜明似洞天”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清静、高雅,远离尘世的喧嚣,如同天上的洞天福地一般。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喜爱和满足。 “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则是对官场环境的进一步描绘,用“满砌荆花”比喻紫色的地毯,形象生动,富有诗意。隔墙的榆荚撒落如青钱,增添了诗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前时谪去三千里,此地辞来十四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的感慨和对官场的无奈。虽然离乡背井,但在这里度过了十四年的时光,也意味着诗人对这段生活的怀念和感激。 最后,“虚薄至今惭旧职,院名抬举号为贤”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位的惭愧和对院名的感激。诗人感到自己的才能和贡献与职位不相称,但院名却抬举他为贤能,这让他感到欣慰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喜爱、满足、怀念和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官曹清切非人境,风日鲜明似洞天。
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前时谪去三千里,此地辞来十四年。
虚薄至今惭旧职,院名抬举号为贤。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榆荚

    读音:yú jiá

    繁体字:榆莢

    英语:elm seeds

    意思:(榆荚,榆荚)
    亦作“榆筴”。
     
     1.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唿榆钱。
     

  • 隔墙

    读音:gé qiáng

    繁体字:隔墻

    意思:(参见隔墻,隔墙)

    解释:1.见\"隔墙\"。

    造句:

  • 荆花

    读音:jīng huā

    繁体字:荊花

    意思:(荆花,荆花)

     1.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
      ▶唐·白居易《晚春重到集贤院》诗:“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

  • 青钱

    读音:qīng qián

    繁体字:青錢

    意思:(青钱,青钱)

     1.即青铜钱。
      ▶唐·杜甫《北邻》诗:“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摸到床上,见一人朝着里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