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堂以梅结屏》 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

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

意思:很喜欢木头枒却高古,嫌纠结斑点幽奇。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道堂以梅结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是一首对岁寒三友梅、竹、松的赞美诗。作者通过对比凡花儿女和岁寒三友的姿态、品格,表达了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首句“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直接点明主题,将梅、竹、松与凡花儿女进行对比,强调了岁寒三友的高尚品质和独特魅力。 “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岁寒三友的喜爱之情。作者认为,岁寒三友的枝干槎枒高古,不与凡花之流同流合污,这种品格正是作者所欣赏的。然而,作者也指出,有些岁寒三友的枝节纠结,玷污了其幽奇的品格,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岁寒三友的严格要求。 “豪夸何用锦为障,潇洒须添露作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岁寒三友的赞美之情。作者认为,用华丽的锦缎作为障壁来夸耀是不够的,真正的豪迈需要的是用清露作成的帷幕来衬托岁寒三友的潇洒气质。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岁寒三友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格的赞赏。 最后两句“可是道人多事在,横斜请看昔贤诗”,作者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道人的看法。道人是否过于多事?而实际上,道人正是通过横斜的姿态来展现岁寒三友的高尚品格,这正是昔贤诗人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岁寒三友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和独特魅力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即通过自然之物的表现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
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
豪夸何用锦为障,潇洒须添露作帷。
可是道人多事在,横斜请看昔贤诗。

关键词解释

  • 高古

    读音:gāo gǔ

    繁体字:高古

    意思:高雅古朴。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
      ▶明·李东阳《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陆越﹞诗调

  • 纠结

    读音:jiū jié

    繁体字:糾結

    英语:tanglement

    意思:(纠结,纠结)
    缠绕连结。
      ▶《后汉书•皇甫张段传赞》:“戎骖纠结,尘斥河·潼。”
      ▶唐·李白《古意》

  • 槎枒

    读音:chá yá

    繁体字:槎枒

    意思:见“槎牙”。

    解释:1.见\"槎牙\"。

    造句:暂无

  • 幽奇

    引用解释

    1.指玄妙的哲理。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夫神光灵变,及无量之寿,皆由诚信幽奇,故将生于佛土,亲映光明,其寿无量耳。”

    2.幽雅奇妙。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烂漫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清 姚莹 《游榄山记》:“是乡在 香山 治东北七十里,居稠而民富,无幽奇壮胜之观,而人士彬彬有文采。” 朱自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