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意思:五老峰分别为北里,三座山峰近在咫尺是西边的邻居。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直接点明作者在阌乡右邑有家,而河上茅亭则是新近建造的。这不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家的深深思念。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色比作人,将山峰比作邻居。五老峰如五个老人,分明是北里的邻居;而三峰山则仿佛近在咫尺,是作者的西邻。这样的比喻和象征,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意义。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家庭的和谐和与自然的亲近。儿孙们不厌其烦地接待游客,而鸥鹭则熟悉了醉酒的主人。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家庭的热情好客,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人们与云彼此相眠,共享梦境,从此应该更频繁地往来于此。这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三峰

    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峰

    意思: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泪添九曲

  • 北里

    读音:běi lǐ

    繁体字:北裏

    英语:Puk-ri

    意思:
     1.古舞曲名。
      ▶《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

  • 西邻

    读音:xī lín

    繁体字:西鄰

    意思:(西邻,西邻)

     1.西部邻国。
      ▶春秋时晋指秦。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2.西边邻居。
      

  • 五老

    读音:wǔ lǎo

    繁体字:五老

    意思: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
      ▶《竹书纪年》卷上:“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