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赴慧日寺途中寄缪同知(二首)》 半日帆樯行柳末,一天风月宿芦科。

半日帆樯行柳末,一天风月宿芦科。

意思:半天船帆行柳工,有一天风月宿葫芦科。

出自作者[明]雪庐新公的《赴慧日寺途中寄缪同知(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舟行海上的画卷,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时事和民生的关切。 首联“舟楫南来处处过,海隅东去奈愁何。”描绘了舟行的场景,船只南来北往,穿越海角,表达了诗人面对浩渺海洋的无奈和忧愁。这一联通过对船只的描绘,展现了海洋的广阔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颔联“蓼花带雨红连渚,黍穗迎秋翠委波。”则进一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景象。蓼花在雨中红艳艳地连成片,黍穗迎着秋风在波浪中摇曳。这一联的色彩对比鲜明,语言生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颈联“半日帆樯行柳末,一天风月宿芦科。”通过对帆樯和风月的描绘,展现了舟行一日的景象。帆樯在柳树林末行驶了半日,晚上则在芦苇丛中宿营,享受一天的风月。这一联通过对舟行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尾联“道逢遗老询时事,惟说州侯惠爱多。”则通过遇见遗老询问时事的情节,表现了诗人对民生和时事的关切。遗老只称赞州侯的惠爱之多,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希望有所改变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海上、自然景物、人物情节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事和民生的关切。诗歌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舟楫南来处处过,海隅东去奈愁何。
蓼花带雨红连渚,黍穗迎秋翠委波。
半日帆樯行柳末,一天风月宿芦科。
道逢遗老询时事,惟说州侯惠爱多。
¤

关键词解释

  • 帆樯

    读音:fān qiáng

    繁体字:帆檣

    英语:mast

    意思:(帆樯,帆樯)

     1.桂帆的桅杆。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遣之长沙”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和

  • 半日

    读音:bàn rì

    繁体字:半日

    英语:half a day

    意思:
     1.白天的一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天风

    读音:tiān fēng

    繁体字:天風

    意思:(天风,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韩愈《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