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意思:缠绕角星河荷花天,一家欢笑设红席。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七夕》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罗隐的《七夕》诗的创作背景与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有关。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相传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罗隐在七夕这一天,可能看到民间妇女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的场景,有所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同时,罗隐所处的唐朝社会动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诗人很可能借七夕这个节日,通过诗歌来抒发对人间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批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菡萏

    读音:hàn dàn

    繁体字:菡萏

    英语:lotus

    意思:即荷花。
      ▶《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

  • 星河

    读音:xīng hé

    繁体字:星河

    英语:Milky Way

    意思:银河。
      ▶南朝·齐·张融《海赋》:“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而星河如覆。”
      ▶宋·李清照《南歌子》词:“天上星河转,

  • 欢笑

    读音:huān xiào

    繁体字:歡笑

    英语:(v) laugh happily; belly-laugh

    意思:(参见懽笑,欢笑)

    近义词: 欢乐

  • 天一

    读音:tiān yī

    繁体字:天一

    意思:
     1.谓与天合而为一。
      ▶《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