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问秋光》 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意思:回头对秋光,东来应该不会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问秋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殷卿、崔尹等人的生活态度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首联“殷卿领北镇,崔尹开南幕。”诗人以殷卿领北镇和崔尹开南幕为引子,描绘了当时社会上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殷卿身居北镇,崔尹则在南方开设幕府,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担任要职,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权力与地位。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评论他们的生活,而是通过他们的生活状态引出下文的思考。 颔联“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诗人对殷卿和崔尹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他们虽然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但内心未必快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接下来的几联,“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自己不如那些有地位有权力的人风光,但却能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所事事。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可以在窗下弹琴,也可以在池上饮酒。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和自由,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他与水为友,与鹤为伴,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自适颇从容,旁观诚获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满足和欣赏,他认为自己能够从容地生活,旁观者却感到羡慕。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殷卿、崔尹等人的生活态度的描绘和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简单自然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殷卿领北镇,崔尹开南幕。
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
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
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
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
自适颇从容,旁观诚获落。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秋光

    读音:qiū guāng

    繁体字:秋光

    意思:
     1.秋日的阳光。
      ▶唐·李商隐《商于》诗:“商于朝雨霁,归路有秋光。”
      ▶清·刘大櫆《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岷江以涤也。”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 不错

    读音:bù cuò

    繁体字:不錯

    短语:美好 好 可以 美 脍炙人口 够味儿 理想 优质 漂亮 尽善尽美 十全十美 上好 精练 精 妙 白璧无瑕 完美无缺 出色 顶呱呱 美妙 良好 完美 精良 两全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