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唐介》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意思:距国家一船轻似叶,名高千古重于山。

出自作者[宋]李师中的《送唐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敢于直言进谏、忠诚于国家的士人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士人的独特性格,他自认为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但他的行为却常常不被众人理解。他敢于直言进谏,这种行为在众人看来是困难的。这两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这位士人的勇气和坚定性。 2.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这两句诗描绘了这位士人离开国都的情景,他的小船轻得像一片叶子,但他的名声却比山还要高。这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私奉献,即使面临艰难的处境,他也毫不退缩。 3.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士人对那些与自己一同游历的人的失望和不满。那些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友善,但内心却可能是奸诈和虚伪的。这暗示了这位士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清醒认识。 4.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士人对国家的深深忠诚和对君主的信任。他认为,上天会帮助我们的君主扶持国家,不会让像他这样的忠诚之士牺牲。这表达了这位士人对君主的信任和对国家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士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这位士人的独特性格和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作者介绍
李师中,宋州楚丘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关键词解释

  • 高名

    (1).盛名,名声大。《韩非子·十过》:“过而不听於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沉士尊 《过李白墓》诗:“千古高名在,青山片碣留。” 清 吴伟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去国

    读音:qù guó

    繁体字:去國

    意思:(去国,去国)

     1.离开本国。
      ▶《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狭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