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香华夜夜灯,谁知在一毛头上。
意思:日日香华夜灯,谁知道在一点点头上。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了知二法空无相,泥塑金装为佛像。日日香华夜夜灯,谁知在一毛头上》是一首对佛教信仰的赞美和思考。它描绘了人们对于佛像的敬仰和供养,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无。
首先,“了知二法空无相”这句话表达了佛教的核心观念——空性。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因此,人们应该对一切事物保持淡然的态度,即“空无相”。这种观念也体现在对佛像的供养中,人们供养佛像,并非是对物质的崇拜,而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信仰的表达。
“泥塑金装为佛像”描绘了佛像的制作过程,泥塑的外表,金装的华丽,这些都是人们对佛的敬仰和尊重的体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佛像本身具有神力或灵性,它只是人们寄托信仰和敬仰的对象。
“日日香华夜夜灯”则描绘了人们对佛像的供养方式,每日的香花,夜夜的灯火,这些都是人们表达敬意和祈愿的方式。然而,这种供养并非永恒不变的,因为人生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中。
最后,“谁知在一毛头上”表达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佛像本身只是一尊泥塑或金装,它的存在和意义都取决于人们的信仰和供养。而人们的信仰和供养也并非永恒不变的,它们都存在于一毛头之间,即微小而又无处不在的存在。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虚无,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的信仰观念,即空性、无常和虚无。它通过描绘人们对佛像的敬仰和供养,揭示了人生的真实面貌,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