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敖侄书怀》 虽是丹心比葵藿,其如黧貌点冠缨。

虽是丹心比葵藿,其如黧貌点冠缨。

意思:即使是丹心比向日葵,他像黧貌点帽缨。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次韵敖侄书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传统、对责任的理解和承担。 首联“传家累世奉遗经,窃禄清朝足代耕”描绘了一个家族世代敬奉经书,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形象。这里,“遗经”可以理解为家族的传承,而“奉遗经”则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同时,“窃禄清朝足代耕”也表达了家族成员对职责的理解,他们以耕田为生,但同时也承担着朝廷的职责,体现了家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颔联“虽是丹心比葵藿,其如黧貌点冠缨”进一步表达了家族成员的忠诚和责任。他们像葵藿一样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毫不退缩。然而,由于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容颜逐渐衰老,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职责时感到力不从心。 颈联“时乎易失年加我,来者安知畏后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带来的压力。他们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当前的职责,而未来的年轻人又如何能理解他们的担忧呢?这种担忧既是对自己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戒饬尔曹惟道术,逢辰须用佐安平”表达了家族成员的期望和劝诫。他们希望后代能够坚守道义,时刻准备着在适当的时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既是对后代的期望,也是对自身责任的传承和延续。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传统、责任和未来的理解与承担。它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如何增长,我们都应该坚守信仰,承担职责,为家族、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珍视时间,不断学习和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传家累世奉遗经,窃禄清朝足代耕。
虽是丹心比葵藿,其如黧貌点冠缨。
时乎易失年加我,来者安知畏后生。
戒饬尔曹惟道术,逢辰须用佐安平。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丹心

    读音:dān xīn

    繁体字:丹心

    短语:诚心诚意 诚意 红心 真情 童心 肝胆 心腹 至诚

    英语:loyalty

    意思:赤诚的心。
      ▶三国·魏·阮籍《

  • 虽是

    读音:suī shì

    繁体字:雖是

    意思:(虽是,虽是)
    虽然。
      ▶《水浒传》第三二回:“虽是你们的好情分,只是我心去意难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家伯虽是回过几次家乡,却没有带家眷。”

  • 冠缨

    读音:guān yīng

    繁体字:冠纓

    意思:(冠缨,冠缨)

     1.帽带。结于颔下,使帽固定于头上。
      ▶《韩非子•奸劫弒臣》:“楚·王子围将聘于郑,未出境,闻王病而反,因入问病,以其冠缨绞王而杀之,遂自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