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田县行览呈刘无竞》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意思: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古田县行览呈刘无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游花县自逍遥》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步在花县的百里风光,欣赏两桥美景,感受乡村生活的诗。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以及诗人逍遥自在的心情。 首句“客游花县自逍遥”中,“客游”暗示了诗人的漂泊生涯,而“自逍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悠然自得的心境。这种心境与诗人所处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百里风光在两桥”则是对花县风光的赞美,两桥是花县的标志性景点,诗人通过这句话,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如画的乡村世界。 “语出桑阴鸠妇喜,身穿麦秀雉雏娇”这两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细节,诗人从桑阴下忙碌的农妇那里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悦,又从麦田里的小鸡雏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这些细节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和生动。 “青山一任云来去,绿水多为风动摇”这两句则是对花县风光的进一步描绘,青山绿水间,任白云飘过,任微风拂动,展现出一种自然、宁静的美。 最后两句“上下相安长官好,野亭闲坐听民谣”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官员的评价,以及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在野亭休息,聆听村民的民谣,表现出诗人与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乡村生活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如画的乡村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当地官员的赞赏。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语出桑阴鸠妇喜,身穿麦秀雉雏娇。
青山一任云来去,绿水多为风动摇。
上下相安长官好,野亭闲坐听民谣。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花县

    读音:huā xiàn

    繁体字:花縣

    意思:(花县,花县)
    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 百里

    读音:bǎi lǐ

    繁体字:百裏

    英语:a surname

    意思: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

  • 逍遥

    解释

    逍遥 xiāoyáo

    [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引用解释

  • 客游

    读音:kè yóu

    繁体字:客游

    意思:(参见客游)
    在外寄居或游歷。
      ▶《史记•刺客列传》:“而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