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意思:蕲县竹能在水底龙,玉工应在明中。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全文赏析

这首诗《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是一首对蕲竹的赞美之诗。蕲竹是一种生长在湖北蕲春县的竹子,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魅力而闻名。 首句“蕲竹能吟水底龙”,诗人以蕲竹为媒介,将水底龙的形象引入诗中,表达了蕲竹的独特魅力和灵性。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蕲竹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仿佛它真的能够吟唱出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蕲竹的韵味。 “玉人应在月明中”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蕲竹形象。这里的“玉人”形象,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蕲竹的喜爱之情。在月光的照耀下,蕲竹显得更加清雅、高贵,仿佛是一位玉人般美丽动人。 第三句“何时为洗秋空热”是对未来景象的想象和期待。诗人希望在某个时刻,秋天的炎热能够被洗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清爽宜人的景象。这里的“洗秋空热”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最后一联“散作霜天落叶风”,诗人将蕲竹的韵味与秋天的落叶风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蕲竹所带来的清新之风,如同落叶般飘散在霜天的世界中。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呼应,又是对整个诗意的升华,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蕲竹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清凉的渴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玉人

    读音:yù rén

    繁体字:玉人

    英语:jade worker

    意思:
     1.雕琢玉器的工人。
      ▶《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蕲竹

    读音:qí zhú

    繁体字:蘄竹

    意思:(蕲竹,蕲竹)
    湖北·蕲春所产的竹。可作簟、笛、杖。
      ▶唐·白居易《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
      ▶宋·苏轼《四时词》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绿

  • 明中

    读音:míng zhōng

    繁体字:明中

    意思:
     1.明烛中天。极言首饰之闪烁光华。
     
     2.通晓星象历法。中,指中星。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