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安吉县梅溪二首》 屏山森秀色,槃涧漱清音。

屏山森秀色,槃涧漱清音。

意思:屏风山森然秀色,盘涧冲刷着清脆的声音。

出自作者[宋]卫宗武的《过安吉县梅溪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壮年知几到,幽径喜重寻。异世桃源路,暮春梅子林。屏山森秀色,槃涧漱清音。迤逦穷幽渺,山行不厌深。》是一首对山中幽径美景的赞美诗。它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重游曾经熟悉的幽静小径,追寻过去的记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首联“壮年知几到,幽径喜重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已逝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几到”表达了作者对这条小径的熟悉程度,而“重寻”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向往。 颔联“异世桃源路,暮春梅子林。”借用“桃源记”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异世桃源路”暗示了现实世界的纷扰和复杂,而“暮春梅子林”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自然景象。 颈联“屏山森秀色,槃涧漱清音。”具体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屏山”形容山势的秀美,“槃涧”则描绘了山涧流水的声响和清澈。“漱清音”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声音,给人以清幽之感。 尾联“迤逦穷幽渺,山行不厌深。”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对深入探索的渴望。“迤逦穷幽渺”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深远,“不厌深”则表达了作者对山行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幽径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壮年知几到,幽径喜重寻。
异世桃源路,暮春梅子林。
屏山森秀色,槃涧漱清音。
迤逦穷幽渺,山行不厌深。

关键词解释

  • 屏山

    读音:píng shān

    繁体字:屏山

    英语:Pingshan

    意思:
     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屏山。”
     

  • 清音

    读音:qīng yīn

    繁体字:清音

    短语: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谐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读音 滑音 重音 鼻音 嗓音 颤音 响音 低音 尖音 泛音

  • 秀色

    读音:xiù sè

    繁体字:秀色

    意思:
     1.秀美的容色。
      ▶汉·张衡《七辩》:“淑性窈窕,秀色美艷。”
      ▶晋·傅玄《明月篇》:“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
      ▶唐·李白《古风》之二六:“秀

  • 森秀

    读音:sēn xiù

    繁体字:森秀

    意思:清秀;秀异。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槟榔》:“《林邑国记》曰:‘槟榔,树高丈余,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森秀无柯,顶端有叶。’”宋·文天祥《回钟叔玉》:“某昨承令嗣子京相过,眉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