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景德观枕流》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意思:香浮茶雪滋润肺腑,响到松涛震山崖深谷。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景德观枕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恬淡。 首先,诗中描绘了寒泉和青山的美景。寒泉从青山的腹部流出,青山则保持了寒泉的绿意。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自己在溪边建造的几间屋子,屋外瀑布飞溅,屋内清泉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屋外,山涧的金龙仿佛要飞起,而枕边的玲珑玉片则让人感到清凉。 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恬淡。他享受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无论是山涧金龙的啸声,还是涧底银蟾的清冽,都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 在诗的结尾,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的融合。他坐在溪边,欣赏着周围的一切,忘记了归家。这种境界,既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恬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
幽人一心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
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
山涧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
敲磬愁惊晓鹭眠,停经坐看昏鸦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清净耳观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
客来坐此亦忘归,溪南溪北千竿竹。
作者介绍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松涛

    读音:sōng tāo

    繁体字:鬆濤

    英语:soughing of the wind in the pines

    意思:(松涛,松涛)
    风撼松林,声如波涛,因称松涛。
      ▶元·赵孟頫《宿五

  • 崖谷

    读音:yá gǔ

    繁体字:崖穀

    意思:
     1.山崖、山谷。
      ▶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崖谷共清,风泉相涣。”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六:“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明·何景明

  • 肺腑

    读音:fèi fǔ

    繁体字:肺腑

    短语:心 心神 寸心 心田 良心 胸 衷 心地 心里 心肠 心目 私心 心房 心弦 心迹 方寸 心头 内心 中心 心灵 心曲

    英语:the

  • 茗雪

    读音:míng xuě

    繁体字:茗雪

    意思:呈青白色的茶。
      ▶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清·黄遵宪《臺湾行》诗:“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