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意思:虽然喂远方朋友,天很接近田园。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友人的安慰。 首联“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诗人以富有生机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景象。桑树和柘树的生长茂盛,鸡犬之声此起彼伏,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热闹和活力。诗人通过这两个生动的意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颔联“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诗人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景象,云层厚重,雨水即将来临,河水浑浊带沙,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生动和变化。这一联的描写,既体现了乡村的季节特征,也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变和丰富。 颈联“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诗人通过听觉的描写,表现了乡村的邻里关系和交流情况。邻船的人们开始交谈,语言开始变得不同,但诗人却感到欣慰,因为他感到朋友虽然远在他乡,但每天都能亲近田园生活,这让他感到满足和安慰。这一联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尾联“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诗人以感慨作结,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友人的安慰。虽然朋友远在他乡,但每天都能亲近田园生活,这让他感到满足和安慰。这一句既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安慰。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
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田园

    读音:tián yuán

    繁体字:田園

    短语:圃 庭园 园 园圃

    英语:garden city

    意思:(田园,田园)

     1.田地和园圃。
      ▶《

  • 朋友

    读音:péng yǒu

    繁体字:朋友

    短语:朋 哥儿们 友

    英语:friend

    意思:
     1.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
      ▶《易•兑》:“君

  • 远朋

    读音:yuǎn péng

    繁体字:遠朋

    意思:(远朋,远朋)
    远方的友人。
      ▶明·雷士俊《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李渺世《搬后》:“有时远朋来看我,我一见他们就打算和他们寒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