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野寺》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

意思:自怜痴呆病患,还一起赏心违。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野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和孤独。 首句“野寺看红叶,县城闻捣衣。”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野外的寺庙中欣赏红叶,同时又从县城听到了妇女洗衣的声音。野外的红叶和洗衣妇的忙碌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秋天的生机和生活的繁忙。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感受。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怜之情,他因病苦而无法享受美景,但他的心仍然向往美景。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高阁正临夜,前山应落晖。”描绘了高高的阁楼正对着夜晚,前山的夕阳已经落下,形成了一幅深秋的夜景。这种描绘展示了秋天的寂静和夜晚的来临,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离情在烟鸟,遥入故关飞。”这两句诗以烟鸟为喻,表达了诗人的离情别绪和思乡之情。他看着远方的山峰,想象着鸟儿飞向故乡,他的心情也如同鸟儿一样,渴望回到故乡。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自怜、离情和思乡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寺看红叶,县城闻捣衣。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
高阁正临夜,前山应落晖。
离情在烟鸟,遥入故关飞。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病苦

    读音:bìng kǔ

    繁体字:病苦

    英语:suffering of illness

    意思:疾苦;痛苦。亦指疾苦之人。
      ▶唐·刘禹锡《早夏郡中书事》诗:“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虚怀询病苦,怀律

  • 赏心

    读音:shǎng xīn

    繁体字:賞心

    意思:(赏心,赏心)

     1.心意欢乐。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宋·邵雍《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

  • 自怜

    读音:zì lián

    繁体字:自憐

    英语:self-pity

    意思:(参见自怜)
    见“自怜”。

    解释:1.见\"自怜\"。

    详细释义:

  • 痴病

    读音:chī bìng

    繁体字:痴病

    意思:(痴病,痴病)

     1.指为人刚直而呆板。
      ▶《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谦仰曰:‘谦自谢朝廷,岂为

  • 心违

    读音:xīn wéi

    繁体字:心違

    意思:(心违,心违)
    心愿没有达到。
      ▶唐·杜甫《忆昔行》:“秋山眼冷魂未归,仙赏心违泪交堕。”

    解释:1.心愿没有达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