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夜闻笛》 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

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

意思:下雪后冷云散到堤,笛声何处重凄凄。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冬夜闻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寒云、北风、边城柳、层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肃杀和寂寥。 首句“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描绘了雪后御堤上空荡荡的景象,寒云散去,一片清冷。而笛声何处,凄凄切切,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 “北风吹折边城柳,人倚层楼月正西。”这句诗描绘了北风吹折了边城的柳树,而人们则倚着高楼的栏杆,望着西边的月亮。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冬日的肃杀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
北风吹折边城柳,人倚层楼月正西。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云散

    读音:yún sàn

    繁体字:雲散

    英语:disperse like the clouds

    意思:
    (—sàn)
    如云一样飘散。比喻漂泊离散。
    ▶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

  • 寒云

    读音:hán yún

    繁体字:寒雲

    意思:(寒云,寒云)
    寒天的云。
      ▶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郎士元《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 凄凄

    读音:qī qī

    繁体字:凄凄

    英语:miserable; desolate

    意思:(参见悽悽,凄凄)

     1.寒凉。
      ▶晋·陶潜《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