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意思:曾经恨人间千里相隔,更能天上九门深。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中秋夜的景色和心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感受。 首句“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一人进入禁林,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非烟是一个地名,可能是指宫廷中一个神秘的地方,暗示着诗人在寻找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地方。 “曾恨人间千里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他们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相见。这种思念之情在中秋之夜尤为强烈,因为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更堪天上九门深”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宫廷,通过描述宫廷的深邃和神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九门暗示了宫廷的复杂和深邃,也象征着诗人的处境。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两句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月光照亮了太液池,鱼龙在其中安静地游动,仿佛是被禁林锁住了一般。月光也静静地笼罩着圆灵星宿,使其隐入黑暗之中。这里的鱼龙和象纬都是古代对星辰的称呼,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形象,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感受。 最后,“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望向远方,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同时也回忆起以前登临远眺的时光。枚皋是古代的一位宫廷文人,诗人可能借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宫廷的神秘和诗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关键词解释

  • 九门

    读音:jiǔ mén

    繁体字:九門

    意思:(九门,九门)

     1.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罗罔、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郑玄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天上

    读音:tiān shàng

    繁体字:天上

    英语:celestial

    意思: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
    天上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上九

    读音:shàng jiǔ

    繁体字:上九

    意思:
     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
      ▶《易•干》:“上九:亢龙,有悔。”
      ▶《文言》释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