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杂咏 锦帆泾》 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意思:穷奢毕竟输渔夫,长保秋风一幅蒲。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姑苏杂咏 锦帆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是一首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的诗。它以水绕荒城、锦帆去后等景象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首句“水绕荒城柳半枯”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河水环绕着一座被遗忘的古城,城边的柳树半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第二句“锦帆去后故宫芜”则进一步描述了过去的繁华已经消逝,只剩下荒芜的宫殿。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 第三句“穷奢毕竟输渔父”是对前两句的转折,渔父在这里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而“穷奢”则是指过度奢华、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这句诗表明,过度奢华最终还是输给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暗含了对过度物质追求的批判。 最后一句“长保秋风一幅蒲”则描绘了渔父的生活方式,秋风中的蒲草,象征着简单、坚韧和自由。这句诗表达了简单朴素的生活才能长保平安和自由,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深化和总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简单、朴素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适度追求物质享受,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
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渔父

    解释

    渔父 yú fǔ

    [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毕竟

    读音:bì jìng

    繁体字:畢竟

    短语:竟 归根到底 总算 卒 算 终

    英语: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意思:(毕竟,毕竟)

  • 幅蒲

    读音:fú pú

    繁体字:幅蒲

    意思:蒲幅,指帆。
      ▶宋·梅尧臣《得余干李尉书录示唐人干越亭诗因以寄题》:“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

    解释:1.蒲幅,指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