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闲吟》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意思:从刻苦学习空门法,销毁全部人生种种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闲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空门(佛教)的感悟和对诗的热爱之情的诗。 首两句“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中,诗人表达了他自从学习佛教的教义和方法后,对世俗的种种欲望和执着已经消磨殆尽。这里的“空门法”是佛教的象征,诗人通过学习佛教,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第二句“销尽平生种种心”,诗人用“种种心”来形容他过去的种种欲望和执着,通过苦学空门法,这些都已经消逝无踪,表现出诗人对佛教的深深信仰和追求。 第三句“唯有诗魔降未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但并未因此而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里的“诗魔”是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渴望的象征,诗人认为自己并未完全降服于这种热情,即未能完全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一句“每逢风月一闲吟”则表达了诗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遇到美好的风月景色,就会停下脚步,吟诗作赋。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诗歌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苦学空门法,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但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追求诗歌创作的热情和生活的美好。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苦学

    读音:kǔ xué

    繁体字:苦學

    意思:(苦学,苦学)
    刻苦学习。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宋·苏轼《留别叔通元弼坦夫》诗:“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 空门

    读音:kōng mén

    繁体字:空門

    短语:禅宗 佛教 佛

    英语:Buddhism

    意思:(空门,空门)

     1.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自从

    读音:zì cóng

    繁体字:自從

    短语:由 从 打 于 起 自

    英语:since

    意思:(自从,自从)

     1.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