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园池那有此,胸中丘壑故须渠。
意思:眼底园林那有这,胸中山野所以需要渠道。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汉州房公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日游赏西湖时,感房文肃公之遗迹而作。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西湖的美景和房公的遗志,表达了作者对房公的敬仰之情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第一句“阴阴老木匝平湖”,描绘了西湖四周树木葱茏,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清幽、静谧的基调。
第二句“想见房公用意初”,通过想象房公初创西湖美景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房公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眼底园池那有此”,通过反问的手法,强调西湖的美景是人间少有的,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胸中丘壑故须渠”,进一步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房公的敬仰之情。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着房公的遗志和智慧在西湖美景中得到了体现。
第五句“风流正自能传世”,赞美了房公的遗志和智慧能够流传千古,表达了对房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第六句“成败应难尽信书”,通过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认为成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两句“万里兹游销客恨,不辞一赏醉春馀”,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房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作者通过游赏西湖,消除了旅途中的疲惫和烦恼,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通过描写西湖美景,表达了对房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同时,诗中虚实结合,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言志,在写景和言志之间,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和房公之遗迹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