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

意思:一个景色分明像渭川,竹山堂好用人贤。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一景分明似渭川》,它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赞美与向往的诗。通过对渭川竹山堂和岘首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联“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诗人以渭川竹山堂为喻,赞扬了风景的优美。渭川竹山堂是诗中的重要场景,诗人用“渭川”和“竹山堂”这两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自然的风景画卷。同时,诗人也用“好以人贤”来形容这个地方,表达了他对这里人的赞美和向往。 颔联“兰亭价为羲之重,岘首名因叔子传。”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美了渭川竹山堂的美景。这里提到的“兰亭价为羲之重”,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价值连城,而“岘首名因叔子传”则是指叔子叔的忠义事迹被传颂千古。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他对渭川竹山堂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里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紫翠数峰长在眼,琅玕万个欲参天。”诗人用“紫翠数峰”和“琅玕万个”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描绘了渭川竹山堂的美景。这里诗人用“长在眼”和“欲参天”这两个形容词,表达了他对这里的景色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琅玕万个”也暗示了这里竹林茂密,进一步突出了这里的自然之美。 尾联“老夫身堕尘埃底,遥挹清风亦洒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尘世之中,却仍然向往着渭川竹山堂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这里诗人用“遥挹清风”来表达他通过想象自己身处美景之中,感受到清风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渭川竹山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
兰亭价为羲之重,岘首名因叔子传。
紫翠数峰长在眼,琅玕万个欲参天。
老夫身堕尘埃底,遥挹清风亦洒然。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渭川

    读音:wèi chuān

    繁体字:渭川

    意思:
     1.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
      ▶《史记•货殖列传》:“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唐·孟浩然《登总持寺浮图》诗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 山堂

    读音:shān táng

    繁体字:山堂

    意思:
     1.山中的寺院。
      ▶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凈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录其(赵元一)《宿焦山寺》云:‘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