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粹老家隔帘听琵琶》 千古胡沙埋妙手,岂如桃李在中园。

千古胡沙埋妙手,岂如桃李在中园。

意思:千古胡沙埋妙手,难道如桃李在中园。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粹老家隔帘听琵琶》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马卿的侍儿弹琴技艺之高超,以及表达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欣赏。 首句“马卿劝客且无喧,请以侍儿临酒樽”便直接点明主题,马卿劝客,侍儿临酒,这为后面的描绘做好了铺垫。 “妆罢黄昏帘隔面,曲终清夜月当轩”两句描绘了弹琴的场景,黄昏时分妆罢,隔帘而弹,琴声悠扬,清夜月下当轩弹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氛围。 “弦弦不乱拨来往,字字如闻人语言”两句则是对弹琴技艺的赞美,琴弦拨动而不乱,每个音符都如同真实的人在说话,这种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弹琴者的技艺之高超。 最后,“千古胡沙埋妙手,岂如桃李在中园”两句则表达了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即使弹琴者的技艺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的艺术精神和美妙的音乐仍然可以在桃李之中得以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马卿侍儿弹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优秀艺术家的敬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马卿劝客且无喧,请以侍儿临酒樽。
妆罢黄昏帘隔面,曲终清夜月当轩。
弦弦不乱拨来往,字字如闻人语言。
千古胡沙埋妙手,岂如桃李在中园。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妙手

    读音:miào shǒu

    繁体字:妙手

    英语:highly skilled man

    意思:
     1.技艺高超的人。
      ▶晋·蔡洪《围棋赋》:“命班·尔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
      

  • 桃李

    读音:táo lǐ

    繁体字:桃李

    短语:学习者 学员 生 学童 学生

    英语:one\'s pupils or disciples

    意思:
     1.桃花与李花。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胡沙

    读音:hú shā

    繁体字:衚沙

    意思:
     1.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唐·鲍君徽《关山月》诗:“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宋·苏轼《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诗:“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 中园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園

    意思:(中园,中园)

     1.园中。
      ▶晋·张华《三月三日后园会》诗:“顺时省物,言观中园。”
      ▶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