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曼上人作葬花图赠以蛰君为题一绝》 携锄何所事,双燕语便便。

携锄何所事,双燕语便便。

意思:带着锄头什么事,双燕告诉便便。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曼上人作葬花图赠以蛰君为题一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一位女子在玉阶前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罗袜玉阶前,东风杨柳烟。”开头的两句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早晨,春风轻拂,杨柳依依的美丽景色。罗袜,是女子穿着的丝织袜子,这里借指女子。玉阶,是指玉石砌成的台阶,象征着女子的高贵身份。东风,即春风,是春天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杨柳烟,则是形容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丽的感觉。 “携锄何所事,双燕语便便。”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笔锋一转,从描绘春天的美景转向了描绘女子的日常生活。携锄,暗示着女子正在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可能是准备种植花草或者整理庭院。而双燕语便便,则是通过燕子在耳边呢喃的意象,进一步强调春天的气息和女子的悠闲生活。便便,是燕子叫声的形容词,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声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和女子的日常生活,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诗中通过对女子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女子日常生活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罗袜玉阶前,东风杨柳烟。
携锄何所事,双燕语便便。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燕语

    读音:yàn yǔ

    繁体字:燕語

    意思:(燕语,燕语)

     1.宴饮叙谈。
      ▶《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集传:“燕,谓

  • 便便

    读音:pián pián

    繁体字:便便

    英语:potbellied; big-bellied; fat; corpulent

    意思:
     1.形容言语明白流畅。
      ▶《论语•乡党》:“其在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