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古路无人迹,新霞出石棱。

古路无人迹,新霞出石棱。

意思:古时候路上没有人的踪迹,新霞出石棱。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情感。 首先,诗中描述了千峰映碧湘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环境的赞美。接着,诗中提到了饼不煮石吃的独特生活方式,表现出隐居者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此外,诗中还描绘了隐居者的日常生活,如风榸支酒瓮和鹤虱落琴床等细节,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诗中还表达了隐居者对忘机者的羡慕和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忘机者那样忘却世俗的纷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祝融峰的向往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上峰顶,一览众山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和宁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值得一读的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
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
虽斅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见说祝融峰,擎天势似腾。
藏千寻瀑布,出十八高僧。
古路无人迹,新霞出石棱。
终期将尔叟,一一月中登。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人迹

    读音:rén jì

    繁体字:人跡

    英语: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意思:(人迹,人迹)
    见“人蹟”。

    近义词: 足迹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石棱

    读音:shí léng

    繁体字:石棱

    解释:1.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