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鸣蜩》 草虫何为者,落日鸣复逞。

草虫何为者,落日鸣复逞。

意思:草虫什么的,落日时又满足。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鸣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和生命,通过描绘自然的声音、生物的活动,以及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欣赏。 首句“鸣蜩嘒高风,逮夜且复静”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风声,蜩(蝉)在高空中鸣叫,而夜晚也逐渐平静下来,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的基调。 “草虫何为者,落日鸣复逞”一句,诗人通过草虫在落日时的鸣叫,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叹。这些微小的生物在落日中仍然活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阴阳且战争,微物何所竞”描绘了自然界中阴阳二气交战,万物都在其中竞争生存的场景。这里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生命的顽强。 “朔雁有行意,肃肃如待令”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欣赏。朔雁(北飞的雁)有行军的意向,表现出它们严阵以待、秩序井然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有序。 “江河有旧渚,宁畏风霜劲”则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无畏。江河虽然面临旧渚(即旧地),但它们并不畏惧风霜的侵袭,象征着生命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和顽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生命的顽强。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鸣蜩嘒高风,逮夜且复静。
草虫何为者,落日鸣复逞。
阴阳且战争,微物何所竞。
化工执其机,开阖惟所命。
朔雁有行意,肃肃如待令。
江河有旧渚,宁畏风霜劲。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草虫

    读音:cǎo chóng

    繁体字:草蟲

    英语:grass-and-insect painting

    意思:(草虫,草虫)

     1.即草螽。
      ▶《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

  • 何为

    读音:hé wéi

    繁体字:何為

    意思:(何为,何为)
    I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