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哀二僧》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意思:迎送懒换下禅床,撑撑着还可以坐道场。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哀二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的诗。 首联“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描绘了寺庙生活的日常,僧人们在迎来送往的日常中,已经习惯了懒散的禅修生活,他们更喜欢在撑拄物件(可能是禅杖或禅床)上打坐修行的生活,而不是在床上进行。这是一种对寺庙生活的独特描绘,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禅意。 颔联“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描绘了寺庙中僧人们的健康状况,同时也暗示了惠休的离世。大众指的是寺庙中的众多僧人,他们可能因为长期的修行而身体欠佳,小师则是寺庙中的年轻僧人,他们突然报告了惠休的离世。这一联充满了寺庙生活的真实感和无常感。 颈联“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描述了惠休的遗留物件和寺庙的荒凉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中僧人们对惠休的怀念和敬仰。遗偈指的是惠休留下的诗句或偈语,可能是他对修行的感悟或对生命的理解。这一联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尾联“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表达了作者对惠休离世的感慨和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为惠休撰写塔铭的愿望。这一联充满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生活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它是一首充满禅意和生活气息的诗,让人感受到了寺庙生活的真实感和无常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
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
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
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道场

    读音:dào chǎng

    繁体字:道場

    英语:Taoist rites

    意思:(道场,道场)

     1.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
      ▶《南史•隐逸传下•庾诜》:“晚年尤遵释教,宅

  • 送迎

    引用解释

    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尝过 樊将军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 宋 王銍 《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 陈毅 《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