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经秭归二首》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意思:只有很清很难改变处,月听唱竹枝歌。

出自作者[宋]王周的《再经秭归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是作者在经过秭归,回忆年少时在此地的经历,而产生的深深感慨。 首联“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以一种追忆的语气开篇,描述了作者年少时随船上峡的情景,如同梦境一般,如今回想起来,只觉凄然。这里的“总角”指的是年少时的发型,借以比喻年轻时的自己。“寻思”和“如梦”两句,将过去与现实相对比,表达出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描述了作者再次来到夜晚的孤馆,耳畔似乎又响起了枕底滩声的情景,如同往年一样。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颈联“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秭归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现在旧识已无,人非物也非,那种无奈和感慨油然而生。 尾联“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最后点明主题,作者深深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唯一不变的只有那凄清的情感和回忆,而在月明之夜,那熟悉的竹枝歌又再次响起,更加强化了这种凄清和怀念的感觉。 整首诗以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感慨为主题,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无情、人事变迁的深深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
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凄清

    读音:qī qīng

    繁体字:凄清

    英语:lonely and sad

    意思:(参见悽清,凄清)
    凄凉冷清。
      ▶晋·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宋

  • 独有

    读音:dú yǒu

    繁体字:獨有

    英语:only have

    意思:(独有,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