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显元歌》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意思: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显元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迷失自我,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而忽略了内在的宝藏。接着,诗中又提到了“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说明了无明和烦恼是人们陷入生死轮回的根源。 在描述贪嗔痴、心镜空花等概念时,诗中强调了人们应该摆脱这些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世间物,无不坏,唯独法身镇长在”,说明只有法身是不变的,是永恒的。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用无尽处示众生,识不破人还□□”,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教导来启示众生,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通过描述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同情,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
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不知四大假成躯,妄执六尘增渴爱。
迷此心,有三界,大地茫茫谁晓解。
依师戒定学看经,闻通真空即生怪。
世间物,无不坏,唯独法身镇长在。
毛吞巨海有谁知,芥纳须弥实奇最。
本无外,亦非内,心法无形无可对。
假施七宝满三千,道眼未开心不会。
莫说知,休谈解,自骊珠,不著买。
用无尽处示众生,识不破人还。
听语言

关键词解释

  • 心镜

    读音:xīn jìng

    繁体字:心鏡

    意思:(心镜,心镜)

     1.佛教语。指清凈之心。谓心凈如明镜,能照万象,故称。
      ▶《圆觉经》卷上:“慧目肃清,照曜心镜。”
      ▶《晋书•王湛王国宝等传论》:

  • 空花

    读音:kōng huā

    繁体字:空花

    意思:见“空华”。

    解释:1.见\"空华\"。

    详细释义:虚幻的繁荣和美丽。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浮名身后有谁知

  • 内外

    读音:nèi wài

    繁体字:內外

    英语:inside and outside

    意思:(内外,内外)

     1.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

  • 贪嗔

    读音:tān chēn

    繁体字:貪嗔

    意思:(贪嗔,贪嗔)
    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嗔烦恼昏沉,也似睡梦何别。”
      ▶明·汪廷讷《狮吼记•谈禅》:“欲登彼岸,尽打灭

  • 在在

    读音:zài zài

    繁体字:在在

    英语:everywhere

    意思:处处;到处。
      ▶唐·武元衡《春斋夜雨忆郭通微》诗:“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
      ▶《明史•李应昇传》:

  • 分内

    读音:fèn nèi

    繁体字:分內

    短语:在所不辞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理所当然

    英语:one\'s duty

    意思:(分内,分内)

     1.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