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秘色越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意思: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越窑瓷器的诗,通过对瓷器制作工艺和特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美工艺品的喜爱和赞赏。 首句“九秋风露越窑开”,诗人用寥寥七字,描绘出一幅越窑瓷器制作的画面。九秋,即秋季,因秋有九气,故名。这句诗表达了瓷器是在秋风和露水的作用下被打开的,暗示了瓷器制作的过程和时间。诗人用“越窑”来指代越地的瓷窑,而“开”字则表达了瓷器被打开的瞬间,同时也暗示了瓷器的精美和独特。 “夺得千峰翠色来”一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瓷器的颜色描绘得如千峰翠绿,生动形象。这句诗表达了瓷器颜色的美丽和独特,同时也表达了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越窑瓷器的喜爱和赞赏。诗人将瓷器比作可以盛放沆瀣之气的器具,表现出瓷器的精美和高雅。而“共嵇中散斗遗杯”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越窑瓷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嵇中散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他的遗杯被后人珍藏,成为历史的见证。诗人将越窑瓷器和嵇中散的遗杯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越窑瓷器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越窑瓷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精美工艺品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瓷器的制作过程、颜色、历史和文化价值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九秋

    读音:jiǔ qiū

    繁体字:九秋

    意思:
     1.指秋天。
      ▶晋·张协《七命》:“晞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
      ▶南朝·宋·谢灵运《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杜甫《月》诗:

  • 越窑

    读音:yuè yáo

    繁体字:越窯

    英语:Yue Kiln

    意思:(越窑,越窑)
    唐至宋代着名青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因名。
      ▶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