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犹恐君王厌颜色,群芳祇似寻常开。

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犹恐君王厌颜色,群芳祇似寻常开。

意思:奇芬异卉一百多品,寻找新换旧争论栽培,恐怕您满足颜色,百花只像平常开。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卒的悲惨生活。 首先,诗中描绘了老卒的憔悴和辛劳,他因为贫穷和年老,只能在一个小城市做一个小吏,过着艰苦的生活。接着,诗中描绘了他在人群中突然听到一个北来京洛人的声音,这个声音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原来,他曾经住在东都的富贵之地,家里有一个城南锦绣园,年轻的时候只以花为事。然而,由于黄金用尽,他只能去做了琼林苑中的小吏,为皇帝修花台、栽培花木。他担心自己的花木被皇帝厌弃,只能小心翼翼地照料它们。 诗中还描述了他在都城中寻找接花术的艰辛过程,他希望能够用这种神奇的技巧,让他的花木更加美丽。最后,他成功地得到了神仙的帮助,他的花木得到了更好的照料,开出了比平时更加美丽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老卒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描绘的花木,实际上是老卒生活的象征,它们经历了艰难的生长过程,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
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
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
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
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
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
年年中使先春来,晓宣口敕修花台。
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犹恐君王厌颜色,群芳祇似寻常开。
幸有神仙接花术,更向都城求绝匹。
梁王苑衷索妍姿,石氏园中搜淑质。
金刀玉尺裁量妙,香膏腻壤弥缝密。
回得东皇造化工,五色敷华异平日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群芳

    读音:qún fāng

    繁体字:群芳

    短语:薄荷 牛蒡 香茅 蜀葵 葵 乌头 石松 芒 萍 毒麦 细辛 景天

    英语:beautiful women or fragrant flowers <

  • 异卉

    读音:yì huì

    繁体字:異卉

    意思:(异卉,异卉)
    奇异的草。
      ▶《西京杂记》卷一:“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
      ▶唐·柳宗元《袁家渴记》:“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

  • 栽培

    读音:zāi péi

    繁体字:栽培

    短语:擢用 擢升

    英语:to grow

    意思:
     1.种植培养。
      ▶唐·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诗:“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

  • 君王

    读音:jūn wáng

    繁体字:君王

    英语:royalty

    意思:
     1.古称天子或诸侯。
      ▶《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