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意思:醉后著鞭离开,梅山道路长。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城中送别、寒露秋草、齐讴鲁酒、醉鞭梅山等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描绘了城中送别的场景,骑马的友人从城里出来,作者在城中为他送行。颔联“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季节和环境,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显示出深秋的凄清和寒冷。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充满了艰辛和孤独。 颈联“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娱乐和美食。齐讴美妙动听,鲁酒醇香可口,表现出友人对旅途生活的期待和乐观。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尾联“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描绘了友人醉酒后扬鞭远去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祝福和鼓励。梅山道路长,表现出旅程的艰辛和漫长,但作者仍然鼓励友人坚持下去,表现出对友人的信任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对城中送别、季节环境、娱乐美食、醉酒远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友人长途跋涉的祝福和鼓励。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梅山

    读音:méi shān

    繁体字:梅山

    意思:
     1.山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境。传说为汉·梅福隐处之一。
      ▶宋·陆游《梅子真泉铭》:“距会稽城东北七里有山,曰梅山。山之麓有泉,曰子真泉。”
      ▶子真,梅福

  • 道路

    读音:dào lù

    繁体字:道路

    短语:蹊 道 程 途

    英语:road

    意思:
     1.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
      ▶《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

  • 山道

    读音:shān dào

    繁体字:山道

    意思:山路。
      ▶《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尉头国﹞南与疏勒接,山道不通。”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
      ▶《北史•附国传》:

  • 路长

    读音:lù cháng

    繁体字:路長

    意思:(路长,路长)
    I
    路途遥远。
       ▶宋·李清照《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II
    明·清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