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赴陈留寄心老》 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

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

意思:画中谪官图,一些驾车带冷的日子。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将赴陈留寄心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和对师生情谊的珍视。 首段中,“今日忽不乐,图书从纠纷”,直接点明诗人情绪的变化,而书籍的混乱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烦乱。接着,“不见汝州师,但见西来云”,通过描绘对老师的思念,诗人将现实与想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深的哀愁。 “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这句诗以长安的树与师堂前的柳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怀念。诗人对老师的记忆如此鲜活,以至于他觉得长安的树都比不上老师堂前的柳。 “三年成一梦,梦破说梦中”,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同时也揭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而“来时西门雨,去日东门风”,则描绘了离别时的雨和归程的风,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 诗的末段,“就师听竹声”,更是以一种温馨的场景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深深敬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和对师生情谊的珍视,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日忽不乐,图书从纠纷。
不见汝州师,但见西来云。
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
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
三年成一梦,梦破说梦中。
来时西门雨,去日东门风。
书到及师闲,为我点枯笔。
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
他时取归路,千里作一程。
饱吃残年饭,就师听竹声。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画作

    读音:huà zuò

    繁体字:畫作

    意思:(画作,画作)
    犹画成。
      ▶唐·杜甫《画鹰》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二:“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 谪官

    读音:zhé guān

    繁体字:謫官

    意思:(谪官,谪官)

     1.贬官另任新职。
      ▶唐·杜甫《所思》诗:“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后果谪官于邠。”

  • 寒日

    读音:hán rì

    繁体字:寒日

    意思:
     1.寒冷的天气。
      ▶《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陆龟蒙《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