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淳甫重往白下》 迟迟白下棹,黯黯寒云津。

迟迟白下棹,黯黯寒云津。

意思:迟迟下白浆,黯黯寒云津。

出自作者[明]徐繗的《送淳甫重往白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迟迟白下棹,黯黯寒云津》是一首描绘旅途思乡之情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首句“迟迟白下棹”,描绘了船行缓慢的情景,给人一种沉静、悠长的感觉。“迟迟”二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期待。而“白下”则点明了地点,暗示了作者正在旅途中。 “黯黯寒云津”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冷清和凄凉,加深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怨别清江路,相看暮发人”,通过描述作者在旅途中的离别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清江路上的离别,暮色中看到熟悉的人,都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客行偏冒霰,家在不逢春”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旅途中的寒冷和孤独,以及离家之远,都引发了作者的感慨。而“家在不逢春”则暗示了作者可能已经错过了回家的季节,更加强调了思乡之情的深度。 最后,“长揖邮亭外,含情柳色新”两句,以作者在邮亭外的动作和看到柳色新时的感慨收尾。长揖表达了作者的敬意和感慨,而看到柳色新则更加引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通过离别、寒冷、孤独等元素,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迟迟白下棹,黯黯寒云津。
怨别清江路,相看暮发人。
客行偏冒霰,家在不逢春。
长揖邮亭外,含情柳色新。

关键词解释

  • 白下

    读音:bái xià

    繁体字:白下

    意思: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
      ▶唐移金陵县于此,改名白下县。后因用为南京的别称。
      ▶《北齐书•颜之推传》:“经长干以掩抑,展白下以流连。”
      ▶宋·黄庭坚

  • 寒云

    读音:hán yún

    繁体字:寒雲

    意思:(寒云,寒云)
    寒天的云。
      ▶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郎士元《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 黯黯

    读音:àn àn

    繁体字:黯黯

    意思:
     1.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汉·陈琳《游览》诗之一:“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南朝·梁·江淹《哀千里赋》:“水黯黯兮莲叶动,山苍苍兮树色红。”
     

  • 迟迟

    读音:chí chí

    繁体字:遲遲

    英语:slow

    意思:(迟迟,迟迟)

     1.徐行貌。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毛传:“迟迟,舒行貌。

  • 云津

    读音:yún jīn

    繁体字:雲津

    意思:(云津,云津)

     1.天河,银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