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宛转鳞之而,此君寂寞清且高。
意思:苍龙蜿蜒似的,,这是你寂寞清澈且高。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陈日华删定读书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书海遨游、人生追求和清雅情操。诗人在雄伟的书海中畅游,对坐在松篁之间,夸耀自己的学识,对官事之痴儿表示不满,故向书林中寻求乐趣。他宛转如苍龙的书卷,清高而寂寞,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我追求的坚持。
首联“雄编已汗南山竹,对坐松篁夸鼎足。”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的情景,汗流浃背如同在南山竹林中劳作,坐在松篁之间自夸学识与地位。一个“雄”字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追求,而“鼎足”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的决心。
颔联“犹嫌官事作痴儿,故向书林巧徵逐。”表达了诗人对官事的厌烦和对书海的热爱。诗人认为官事如同痴儿之事,无益于人生,而书林则如同美酒,引人陶醉其中。一个“巧”字,表达了诗人对书海中的乐趣的独特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苍龙宛转鳞之而,此君寂寞清且高。”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书比作苍龙,宛转游动如鳞之而,生动形象。而“此君”则代指松篁,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环境的喜爱和向往。这两句诗描绘了书海中的世界,清高而寂寞,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尾联“晚来雁鹜无人进,又报明公欲变骚。”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敬仰和对明公的感激之情。晚上的雁鹜无人问津,只有知识和学问在等待着自己。而明公的欲变骚,则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社会风气的渴望和决心。
这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