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 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

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

意思:有才能无不适,走了没有徒劳。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它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岭南重镇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祝福。 首联“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诗人以高亢的语调赞颂了这座位于岭南的重镇,其重要性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仪仗队中的节旄更是彰显了其地位。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这座城市比作一个受人尊敬的贵族,地位显赫,仪仗队中的节旄则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颔联“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诗人描绘了这座城市的行政官员和外交使者在幕府和词曹中的忙碌景象。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官员比作月亮和星星,分别代表着公正和智慧,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颈联“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诗人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壮丽景色,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这是对这座城市地理环境的赞美。这里诗人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整齐美观。 尾联“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诗人以鼓励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要白白浪费时间。这里诗人运用了劝勉的手法,使得诗句充满了激励人心的力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
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
风霜驱瘴疠,忠信涉波涛。
别恨随流水,交情脱宝刀。
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徒劳

    读音:tú láo

    繁体字:徒勞

    短语:纸上谈兵 枉费 干 白搭 白 徒劳无益 贼去关门 海底捞月 一事无成 虚 瞎 望梅止渴 隔靴搔痒 画饼充饥 水中捞月 徒劳无功 徒 扬汤止沸 乏 缘木求鱼 问道于盲

  • 不适

    读音:bù shì

    繁体字:不適

    短语:

    英语:unwell

    意思:(不适,不适)

     1.不往;不至。
      ▶《书•盘庚上》:“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

  • 无不

    读音:wú bù

    繁体字:無不

    短语:概 个个 一律 一概

    英语:all without exception

    意思:(无不,无不)
    没有不;全是。
      ▶《

  • 适行

    读音:shì xíng

    繁体字:適行

    意思:(适行,适行)
    谓适宜施行。
      ▶汉·贾谊《新书•道德说》:“道有载物者,毕以顺理适行。”

    解释:1.谓适宜施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